近年来,通辽市委编办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坚持以服务全市统战大局为目标,结合党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在机构设置、编制配置上主动向统战工作倾斜,合力保障全市统战格局。
一、强化组织保障,规范机构设置。一是强化市委统战部归口管理职能。结合党政机构改革,将宗教事务管理职责划入市委统战部,对外加挂宗教事务局牌子。由市委统战部统一管理侨务工作,将市政府办公室的侨务管理职责划入市委统战部,对外加挂市政府侨务办公室牌子。同时,进一步加强市委统战部的统一归口协调管理职能,由市委统战部统一领导民族工作,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归口市委统战部领导。二是优化设置内设机构。根据划转后职能职责,强化了民主党派工作科、民族工作科、港澳台侨工作办公室、宗教综合科等业务科室设置,内设机构较改革前增加4个,科级领导职数增加4正5副。三是推进旗县市区统战与民族宗教职责融合。8个旗县市区委统战部均加挂了宗教事务局牌子,内设了民族和宗教方面的业务股室,定人定岗,确保有专门机构和人员承担民族、宗教等工作。
二、强化编制保障,充实队伍力量。一是遵循“编随事走,人随编走”原则,分别从市民族事务委员会、政府办公室为市委统战部划转人员3名,调增行政编制9名。二是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市本级为市民主党派服务中心、宗教事务服务中心调增事业编制11名,旗县市区在各地事业编制总量内共为统战工作调增事业编制13名,切实强化统战工作保障力量。
三、明确基层职责,延伸工作触角。一是明确苏木乡镇、街道相关内设机构承担统战工作。全市91个苏木乡镇、19个街道均设置基层党的建设办公室,负责统一战线、民族宗教等工作,确保统战工作在基层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二是推进统一战线工作向园区延伸。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关,依规设置了统战群团工作部,专职负责开发区的统一战线工作,确保统战工作向园区延伸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