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市委书记、编委主任李杰翔主持召开通辽市委编委2019年度第一次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郝茂荣,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敖日格勒,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王琼,市委编办主任王大军,市政府秘书长李奎,市财政局局长徐天鹏参加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市委编委会组成人员名单、市直党政机关处级领导职数分配方案和市直党政机关编制分配方案,研究了事业单位转隶、组建有关事宜。会议对下一步相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一,提高站位,拉高标杆,自觉强化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责任担当。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对自治区对通辽的殷切期望上来。要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编委成员要要靠前抓改革、抓管理,带头促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取得实效。要全力支持编办谋改革、促改革。
第二,抓规范、建制度,推进机构编制管理法治化建设。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机构编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严格执行职责法定化,机构性质、编制管理和使用法定化,监督管理法定化等规定,细化落实办法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编制纪律,不触底线,不越红线。要积极发挥市委编委议事协调作用,依法履职,依法治编,认真落实机构编制“三个一”制度和归口管理制度,严格审批权限和程序。要完善机构编制工作相关制度体系,切实维护机构编制严肃性、权威性。
第三,抓重点、抓统筹,全面完成机构改革任务。要加速推进市县机构改革进程, 3月底前各部门“三定”规定务必按自治区要求下发到位,适时开展机构改革督察检查、总结验收,不断巩固机构改革成果。要及早谋划5+1综合执法改革、事业单位改革、苏木乡镇(经济发达镇)街道基层机构改革各项前期工作,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争取各项改革走在前列。
第四,坚持原则、积极创新,实现机构编制资源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最大化。要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和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按照总书记“五个结合”要求,努力扭转“四多四少”状况。结合通辽市实际,把坚持“北保护、中节水、南治沙”,实施修复天然草原、划区轮牧、生态廊道等“四个千万亩”工程,以及推进霍林郭勒和扎哈淖尔2个工业园区协同发展,培育一批产值过百亿园区,打造“九链五都一城一市”“一区两基地”建设融入到相关部门“三定”中,为通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要通过动态调整用活机动编制,实现严控总量、盘活存量、调优增量,把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用在“刀刃”上,实现机构编制资源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通辽市委编办政策法规科巴特尔撰稿 副主任孙海峰审核 2019年3月28日报送)